2023年10月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一年以来,在南粤大地上,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迅速响应在线证劵融资网站,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创新服务模式,金融五篇大文章谋篇布局。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所所长刘佳宁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广东积极搭建了“1+5”政策框架体系(出台1个总体方案、5个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特色金融服务体系。在发展架构上,建立了五篇大文章体系化专业化的协同运作机制,规范了广东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标准,打造了五篇大文章政银企信息服务专项融资对接平台,并探索建立专业化体系化考核评估机制等,持续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从“五篇大文章”谋篇布局的效果看,一是广东金融发展重心由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转变,金融总量指标增速稳中有降;二是资金投向结构更加优化,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的信贷投入保持较快增长,明显快于贷款增速;三是区域金融发展协调性有所增强。2024年9月末,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3%,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新增贷款占全省的13.3%、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固有力的支持。
刘佳宁表示,接下来,五篇大文章仍旧是金融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继续以系统推进、突出重点、精准破题为三大抓手,聚焦重点领域、聚焦供需匹配、聚焦资源整合、聚焦银企对接、聚焦产品创新,实现五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质”的飞跃。
科技金融:广东持续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已初步形成全范围、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服务适配性、风险防控能力等显著提升。当前科创企业的信贷服务模式、直接融资体系和科技金融生态圈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建议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疏导,以多元化资本配比打破科技创新活动融资约束,持续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立体化、接力式金融支持。
绿色金融:广东绿色金融大文章走在全国前列,多个绿色工具产品和服务创新成为“全国首创”,如发行全国首单“两新”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布全国首份标准化企业碳信用报告等。同时也要看到,绿色金融市场规模、结构、区域协同、与碳规则国际接轨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建议从机制完善、产品适配、风险管理和科技赋能上下功夫,统筹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化、专业化、协调化发展,积极探索绿色低碳投融资新模式、新路径,推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广东以普惠金融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 今年上半年,广东涉农普惠型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68%,达5291亿元。在保障"三农"重点领域金融需求、加大小微主体定向优惠资金供给、建立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综试区、深化政银保企融资对接等方面成效显著。未来,为践行普惠金融大文章,广东仍需聚焦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短板问题,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提升普惠金融深度广度、优化普惠金融供给机制,健全普惠金融生态环境,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普惠金融样板。
养老金融:在政府、市场和社会通力合作下,广东养老金融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仍存在养老金体系三支柱发展不平衡、养老金融产品供需不平衡、养老产业融资面临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建议要进一步调动政府、企业、个人多方合力,加快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强化财税政策激励,创新养老金融服务和产品,拓宽养老金基金多元化投资渠道。
数字金融:粤资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成效卓著,数字人民币全省试点深度推广,数字金融监管持续优化。但同时也要看到数字金融发展存在区域失衡、资源共享不足、数实融合尚待提高等问题,
建议积极打造跨区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合作载体,提升监管科技水平,加大数字金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在线配资_在线股票配资_在线配资实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