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货币政策基调有五个描述: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和从紧。其中,“适度宽松”是仅次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2011年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动摇。当前,我国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欧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因此,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有力度的降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转向。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多次降准、降息措施力度大、速度快,特别是1年期LPR从3.45%降至3.10%,下降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从4.20%降至3.60%,下降60个基点,降幅均为历年最大。实际上,今年的货币政策已经是适度宽松。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在三个方面加大实施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针对性。一是要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政策调整走在市场曲线之前,超常规地进行预调,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体现出前瞻性;二是继续降准降息,2025年可降准0.5个百分点,政策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引导LPR下降25个基点,从而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成本,体现出有效性;三是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支持,体现出针对性。但货币政策的作用终究是“有效但有限”。无论是扩大有效需求还是防范化解风险,还需要以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采取更多有效有力的措施,而不只是寄希望于货币信贷政策。2025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应加快、加大调整优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发挥好政策集成效应,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回升,从根本上稳定经营主体信心、激发市场有效需求。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股票交易的平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在线配资_在线股票配资_在线配资实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