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依赖俄罗斯!歼-15T换装涡扇-10H证券融资系统,100%国产化时代正式到来?
“三姨夫”要退休了,海太行要上舰了。这事儿搁十年前,打死我也不信。可如今,歼-15T身后那双尾喷口告诉我们:我们终于熬过来了。”
我是“军事不迷路”,退伍老兵,今天咱们聊点硬核的:咱国家的舰载机,终于开始用上了自己造的“心脏”——涡扇-10H。
前两天,航空工业公布了一张照片,看起来普普通通,实则分量极重。照片上歼-15T编号1518尾喷口,**不再是俄制AL-31F3“三姨夫”,而是涡扇-10H!**国产的!
别小看这张图,这是个信号弹,说明咱的舰载战斗机,终于开始摆脱对俄罗斯动力的依赖,迈进国产化的关键阶段。
作为一个退伍军人我得说,这不光是换个发动机那么简单,这是整个航母作战体系在脱胎换骨。
展开剩余77%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问:咱歼-20、歼-16早就换了国产发动机,咋舰载机还一直用俄货?是不是海军不争气?
其实不是。原因有两个——库存多,产量少。
AL-31F3在早年是整批采购的,量大库存足,而歼-15系列产量有限,继续用“存货”能省事,还能减少维护难度,尤其是辽宁舰、山东舰现在还得靠歼-15撑门面,后勤统一很重要。
所以,你现在看到的大多数歼-15T,屁股后头还是那熟悉的“俄式烤串风”。但,这只是暂时的。
说白了,舰载机的发动机不是随便装的。它得能扛高温、抗腐蚀、快速加力响应……总之,要在海上折腾得起。
涡扇-10H,是“太行”系列为海军专门打造的新型号,也被圈内称为“海太行”。
几个关键点,咱老兵给你总结:
·
耐盐雾、耐腐蚀:海风不是开玩笑的,涡扇-10H用了特殊涂层和耐用材料。
·
·
推力提升:加力推力13.2吨,比老“三姨夫”的12.9吨还猛,推重比突破7。
·
·
响应快:复飞、拦截这类高风险操作,发动机响应得快才行。H型5秒内就能从中功率飙到全加力。
·
·
更隐身:尾喷口优化后,红外信号弱了,敌方导弹锁不牢。
·
你说这些牛不牛?这不是“能用”,这是“好用”!
目前来看,真正用上涡扇-10H的歼-15T还只是原型机,量产部队还得慢慢换。但别急,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老兵告诉你,国产航发这事不是抢答题,而是马拉松。我们库存要消化,辽宁舰、山东舰上的老型号要兼容,咱们还得给舰载飞行员时间适应新系统。
不过,只要你看到这张照片,就说明:
一切的节奏,已经开始变了。
**未来福建舰、新航母上,咱们将看到全面国产化的歼-15T在甲板上排队起飞。**没有俄发,全是“咱家的心脏”。
咱当兵那会儿,最怕听到一句话:发动机我们还得靠进口。
十几年前的中国军迷论坛,大家天天吵:啥时候能不用“三姨夫”?现在终于可以拍着胸脯说一句:
“兄弟们,咱真的行了。”
涡扇-10H背后,是一个国家的高温材料、数字控制系统、整体动力技术体系的全面突破。舰载机用上自己的发动机,不止意味着航母出海更安全,它还意味着:
·
西方的技术封锁,再也封不住我们;
·
·
航母的战斗半径、出击频率,未来可以自主规划;
·
·
我们的舰载机,不再是“借来的腿”去跑仗,而是真正的自强筋骨。
·
目前歼-15T已经开始国产化换装,而下一个主角——歼-35隐身舰载机,也在准备中。
虽然初期可能还会混用俄制或涡扇-13系列发动机,但方向很明确,未来一定是上国产大推力的涡扇-19。
也就是说,从平台到动力、从航电到武器系统,咱们中国海军的航空体系,终于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产、全体系自立了。
以后你再看到航母甲板上那一架架歼-15T起飞时,请记住:
它的力量证券融资系统,不只在于机体和武器,而是那颗由我们自己打造、自己掌控的发动机——涡扇-10H。我们的舰载航空,不再依赖任何人。真正的“航空强国”,就在我们眼前了。
发布于:安徽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在线配资_在线股票配资_在线配资实盘观点